乌斯·麦勒 自2003年起,麦勒的画廊与艾未未的中国艺术文献仓库开始联姻合作,2006年初,麦勒画廊在北京开设分馆,始终与艾未未的艺术文件仓库保持紧密的联系。2007年,麦勒画廊最重要的活动是资助艾未未的计划“童话”。1996年因为朋友希克先生一个偶然的电话,乌斯·麦勒萌生了进入了中国艺术领域的想法,随后便将他1993年在瑞士建立的麦勒画廊带到了中国。时隔今天已经十年有余,麦勒画廊的稳步发展让乌斯·麦勒觉得当初的决定是个明智的选择。2006年,乌斯·麦勒为兼作办公地和住所的北京画廊举行落成了典礼。这个由建筑家艾未未设计的大规模双层展览及居住空间围着一个庭院,其建筑理念为建筑群的庭院设计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视角。麦勒画廊的事务方案着重于中国和欧洲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致力于促进高水平的当代艺术发展,巩固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信息,对于欧洲乃至全球来说都是不了解的。所以当麦勒画廊打算建立到中国的时候,很多欧洲人不理解为什么乌斯·麦勒要做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一开始的筹备工作是最艰难的阶段,花了很长时间作宣传和策划,但是等画廊真正到了中国,通过和艺术家更近的交流,工作反而变得简单了。任何一件事的成功和当初对它角色的认定是分不开的,早些年从事画商工作的麦勒先生似乎比一般人更了解画廊的定义和角色扮演。他说:“作为画商,只是简单的买卖艺术作品或自己收藏,而画廊不同,它是一种有中介运作模式的机制,搞画廊本身是艺术家的代理人、经理人,怎样使我们代理的画家成名、成为全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让全球艺术范围了解他们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和所有媒体保持好地交流,在全球的艺术领域进行宣传,并适时地选择参加有特色的博览会,用各种方式和外界艺术领域交流他们的情况。”乌斯.麦勒认为画廊和画家之间是一种长时间的合作, 分工不同、各司其职,艺术家只专心作画,其余的事可以交由画廊处理。画廊作为经理人之外,更重要的是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 告诉世界的艺术领域中国当代艺术界正在发生着什么,并且提供信息给对艺术感兴趣的人,确切的说它是艺术家和外界的中介媒体。“我们和艺术家之间进行长期紧密的交流和讨论,要非常了解艺术家现在在做什么,这样才能扮演好中介角色。”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因为艺术家想了解人们对他新作品的反应,有哪些精彩和不适当的地方,所以经营画廊的人是第一个看到艺术家创作新作品的人。只有画廊和艺术家之间长期进行稳定的思想交流,才能更好地向外界推广艺术家。一个画廊经营的时间越长,它的关系网就越广,这对于艺术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建立关系网外,我们还要参加博览会,分发艺术画册和信息材料,并且和藏家建立良好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作为推广艺术家的工具。说到选择艺术家的标准,这关系到艺术品质量的问题,中国的定义和国际不同,在中国注重艺术技能,而当代艺术还是比较年轻的,在国际上,注重艺术作品的内容和新的艺术形式。如果有同时有5个高质量的艺术家,当然选择我个人最喜欢的。” 面对当代中国艺术热的现象,麦勒画廊致力于寻求一种持久、理想的方式来促进围绕画展进行的当代艺术对话。作为自1996年就在中国美术界发展事业的最早的西方画廊之一,乌斯.麦勒不仅把他的画廊看作是组织上的支持者,更把它视为中国艺术发展的推动者,为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努力。在他看来“中国当代艺术热有正反两面,好处是知名度提高得很快,在这么短的时间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缺点在于艺术品的价格提高得太快,从质量上来看二三流的作品,价格太贵。中国的一些收藏家对艺术没有丰厚的知识,只是当作生活的乐趣去收藏艺术品,所以现在卖的价格偏高的作品不一定就是精品。这种热有一天会降温,我们卖每一部作品的第一步就是看买家,看他对艺术作品的了解情况。在艺术作品价格方面,必须看那些最重要的藏家会不会买这个作品,如果他们不收藏这个艺术家的作品,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随着在中国本土举办的艺术展览、双年展、三年展和公共展所的数量剧增,麦勒画廊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是在于为当代艺术家提供持久、面对艺术市场的工作环境,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和观念支持艺术家的创作。麦勒画廊对当今空前的创作自由和艺术经济增值的反映是,通过对艺术家提供新的批判性观念加强当代艺术的对话和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麦勒画廊是最早经营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之一,同时是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三四个画廊之一,说到麦勒画廊的经营情况,“画廊的经营问题不仅是在中国,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想办法搞好经营。根据不同背景,存在不景气的现象,但世界范围内有一部分画廊在经济上是没有生存问题的。”麦勒先生自信的说,作为一个画廊,麦勒画廊追求质量,崇尚“道路就是目标”———永远不应该达到目标的理念,永远有一种撞击,永远不应该静止。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追求最完美和精确,麦勒画廊共有工作人员20多个,他们明白只有交流才能克服困难,更好的完美工作,完善和发展扩大关系网,从容的应对艺术市场的冲击。“没有幽默我就死了!”对于工作,麦勒先生主张一直永远往前看,不满足于现状,摔倒了爬起来再前进。对于生活,他说要有幽默感,这让我回到了眼前这个更真实的麦勒先生。他毫不讳言地说自己的缺点是不太耐心,比较外向,对情况的反应比较快。长期以来,他把自己的职业、工作当作了生活,使得真正的生活受到了影响,我想这也许是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有的特点。“长期思考和质量”这句被翻译过来的中国话,显然是有语病嫌疑的。麦勒先生对于我的疑问随后幽默地做了解释:“我们不管做所有的事,都要把自己当作‘超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做最长远的思考,不能太注重眼前利益,要在追求高品质的基础上做长期的经营策略。目前全球不同的展览都有我们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参与,麦勒画廊通常不会在同一年同一个城市多次参加博览会,下一个活动是去上海参加即将举行的上海博览会,我们相信只有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让艺术家的作品精彩亮相,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